《瑜伽菩萨戒》

第20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(4/14)

行的人,不能够跟放逸的众生住得太近,因为会干扰。菩萨听到这种阿兰若的寂静处,他随顺宴默,便生是念:这个地方对我们宴默、对于身心的寂静是相随顺的,他内心当中就动了一个念头说:「是处安乐出离远离」,这个地方是一个特别安乐的处所。

    为什么呢?出离远离。出离就是色身能够出离种种的吵杂,色身不会受到这些吵杂的干扰;第二个远离,远离是内心能够远离种种的妄想。这个菩萨虽然一时半刻不能到寂静处去修行,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出离远离、随顺身心寂静的处所,深生爱慕。这个人虽然生长在人世间,有很多的事要做,到处忙东忙西,但是他内心当中好乐寂静的处所,不喜欢热闹的处所,这种人我们可以判定他过去生曾经有修过禅定,也成就过禅定种性,这是第一个判定标准。第二个:

    性薄烦恼:诸盖轻微;麤重羸弱。至远离处,思量自义,心不极为诸恶寻伺之所缠扰。

    怎么知道这个人有禅定种性呢?他的烦恼习性特别的轻薄。什么叫烦恼轻薄呢?第一个「诸盖轻微,麤重羸弱」,第一个是讲到盖,盖是烦恼的现行,就是烦恼的现行活动会盖覆我们禅定的内心。当然身为一个凡夫一定是有烦恼的,你用非理的境界去刺激他,他有时候也会发发脾气的,但是他的烦恼轻微,发过以后也就算了、就没事了,他不会把这个障碍放在心中太久;第二个麤重羸弱,麤重就是烦恼的种子,就是烦恼没有表现出来,是一个种子位,这个也是一个指标。

    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:一个烦恼跟罪业特别重的人,他心没办法安定下来,你看他讲话、做事就是躁动相,他一静下来就是睡觉、就是昏沉,他很难让自己明了寂静,不可能。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,说一个人死亡以后,善业起现行的时候,他整个气是往上升,最后从头顶上跑出去的,因为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,所以我们造了善业以后,我们内心就多了一个善业的种子,这个时候就会有轻松的感觉。诸位你试试看,你要造罪业了以后,你内心会有一种粗重的感觉。

    怎么回事呢?因为罪业的体性本身就是粗重。所以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罪业起现行,他的地水火风的火大温度是往下坠,是从脚板出去的,是这样子的。就是说一个人烦恼跟罪业不能太重,随顺于寂静,就是你这个人烦恼轻薄,你跟他接触的时候,感觉到这个人就是一分调柔寂静的相貌,他这种人就是烦恼轻薄,麤重羸弱,到这种寂静的处所,他思量法义,心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